針對同業競爭激烈、技術突破艱難、產品迭代緩慢等企業發展期、轉型期所面臨的共性難題,集萃有機功能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集萃有機功能材料所”)在江蘇產研院/長三角國創中心企業聯創中心模式的啟蒙和引領下,依據自有六大核心技術平臺的長期技術積淀及高層次人才專家團隊,推出“聯合實驗室”模式——旨在與有技術發展、產品創新和創新人才培養需求的上下游企業合作,以期助力企業實現短期突破式發展和中長期可持續發展。
01
合作領域
◆ 熱門科技賽道:
功能材料、低碳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分析儀器等。
◆ 細分科技領域:
功能纖維母料、納米陶瓷粉體、建筑用有機硅添加劑、新型給藥劑型、樹脂合成、膠黏劑、(導熱隔熱)界面材料、聚合物薄膜、固廢處理、醫美、化妝品、檢測儀器關鍵零部件等。
02
合作目標
◆ 戰略澄清:
通過戰略研究與創新情報調研,分析相關產業現狀與趨勢,繪制產業地圖、創新地圖、知產地圖,深度挖掘關鍵技術方向,澄清企業技術發展路線圖;
◆ 技術驅動:
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圍繞尚未成熟的技術、新技術、新原料共同立項與開發,拓寬企業技術創新渠道;
◆ 產品開發:
根據產業及市場的客觀需求,開展相關技術領域基于應用導向的研發,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 項目申報:
以政府政策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牽引,以雙方能力為基礎,聯合申報各級科技、人才項目;
◆ 人才培養:
聯合實驗室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不斷向企業輸送既懂技術又懂應用的中堅技術團隊,為企業提供研發新動能;
◆ 資源融合:
基于雙方的核心技術、能力和資源共同立項,尋找深度融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 行業引領:
積累體系化核心技術,構建持續化技術研發能力,用技術優勢創造競爭優勢,引領行業的發展方向。
03
合作模式
基于“共同投資、共建團隊、共同立項、共享收益”的原則,集萃有機功能材料所與企業共同建立聯合實驗室,優先滿足企業自身需要解決的技術需求,圍繞尚未成熟的技術或新技術共同立項。
1 工作協同
2 人員組成
◆ 研究所、企業各指派一定全/兼職人員,在聯合實驗室中參與專項研究;
◆ 聯合實驗室招聘全職研發人員開展研發活動。
3 資金使用
◆ 合作過程中產生的研發費用(包括所招聘的全職人員薪資費用、場地租金、設備費用等)歸屬聯合實驗室承擔;
◆ 兼職人員費用由雙方各自承擔;
◆ 研究所按最優惠的成本價格提供辦公場地、實驗場地和試驗測試設施使用權。
4 價值分享
◆ 技術成果:歸雙方共有,如果其中一方想獨享,可以按技術成果轉移的方式計價和交易;
◆ 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進入成熟期的技術成果,可以開展一次性技術轉讓、技術授權使用與產品生產銷售,企業擁有優先轉讓和使用權(即聯合實驗室將優先、優惠地將技術轉讓或授權給企業);
◆ 價值分配:由企業、研究所、聯合實驗室核心團隊共同分享。
04
建設成效
◆ 共建“功能纖維母粒聯合實驗室”
2021年10月,集萃有機功能材料所和寶麗迪(股票代碼:300905)共建“功能纖維母粒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充分利用自身的光熱調控核心技術,緊貼寶麗迪在保暖和防偽領域的市場新需求,突破了多項技術瓶頸,打造了纖維熱管理解決方案和防偽母粒解決方案,開發出了新型淺色發熱纖維母粒、標識防偽纖維母粒及氣凝膠超級隔熱纖維等多款新產品并布局了相應的核心發明專利。
◆ 共建“同萃-彌玥泉/布隆圣泉低氘太歲聯合實驗室”
2022年6月,集萃有機功能材料所與伊犁彌玥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伊犁布隆圣泉飲品有限公司聯合共建“同萃-彌玥泉/布隆圣泉低氘太歲聯合實驗室”。以原料功效驗證、創新產品研發、品牌優化推廣為目標,深度挖掘以低氘水、太歲水為原料的具有研發價值的關鍵技術方向。目前,經立項會議討論,在基礎研究方面已確立了6項研發目標,在產品開發方面確立了2個開發方向,整體涵蓋醫藥、大健康、化妝品等多個行業。
結語
集萃有機功能材料所誠摯希望能與各產業鏈優秀創新型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實現能力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營造良好創業創新生態,通過持續的模式創新,合作共贏,聯創未來!
聯系方式:18616011878(姜經理)